当前位置:花似玉>其他类型>折君> 第210章 第210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0章 第210章(1 / 4)

大庆朝元和六年, 洪都府大旱,治下各州县连续两年粮食欠收,民生艰难, 又因上官瞒报,致朝廷赈灾粮款迟迟未能送至,家境富裕些的还好, 只靠田地吃饭的百姓已经开始扒草根树皮以充饥了。

袁州一带,时已在袁州各县镇开了货栈三十六家,布庄、绣庄各十几家的陆柳两家在安宜县组织县里几家大户率先开始搭棚施粥, 然城内能购入的粮食有限, 柳晏清、柳晏安留在县中护卫家小, 陆承骁和柳晏平汇同长兴镖局众人出洪都地界紧急往两浙一带购粮。

得江右商帮会员义助, 济南府曹家相帮,耗资一万二千两, 购得粮食八千石。秦二联合袁州境内十六家镖局帮忙押送, 让陆承骁和柳晏平得以将这八千石活命粮运回袁州。

袁州境内, 开在各镇码头共计三十六家新丰货栈几乎是在同一天开始对外售粮, 所售价格仅为成本价,遇付不起买粮钱的,只需当地村正做个见证, 按个手印, 每人亦允赊粮一升以活命,待灾年过去, 还钱、还粮或是还等价的苎麻、皮棉皆可。

那些饿得几乎没有了活路的百姓闻讯,扶老携幼, 蜂拥而至, 设在各镇码头附近的新丰货栈门槛几乎都被踏平, 怕太过拥挤弄出事故,最后如意绣庄和陆丰布庄门口也设了售粮点。

而未有陆柳两家开设铺子的镇子里,各村镇百姓不几日也闻听了消息,纷纷请了各自村里的村正,结伴往有陆柳两家产业的镇子去赊粮。

是的,赊粮。

两年欠收,靠天吃饭的百姓手中早已经没了余钱,城里的高价粮买不起,新丰货栈的平价粮他们一样也买不起,可以说,新丰货栈这八千石粮食,九成都是赊出去的,且根本不知是否能收得回来。

八千石粮食,原本赊给当地百姓多撑几日无妨,却架不住袁州之外的邻近州县也有百姓闻风而来,看着下一刻可能都会倒下的难民,也当真做不到见死不救,商量一番,再赊粮出去是不够的了,就在货栈外不远处增设了一批粥棚,这般紧省着,粮食还是五日就见了底。

陆承骁和柳晏平四方奔走之际,通往袁州城的水路上,一夜间来了五十艘大船,夜半停靠,次日天未亮便又走得不见了踪迹。

袁州各镇码头处,天色才亮,三十六家新丰货栈伙计开门就发现门前堆满了东西,惊得喊了掌柜,查看了才知全是粮食。

几十个掌柜,一大早碰到了一样的事情。

粮食是紧缺,可连来路都不知道的粮食,他们又哪里敢代东家作主收下,可如今灾民甚多,又不敢就放任堆在外边,只能让所有伙计都出来守粮,一时各家掌柜都往安宜县寻人,三十六个掌柜一合计,一万五千石粮食。

天色一亮,求粮的百姓围在新丰货栈外,看着那一袋袋的粮食眼睛都冒绿光,只因是新丰货栈的,无人上去抢,都等着货栈那边来人。

陆柳两家人都赶到了最近的一家货栈,谁也猜不到这些粮食哪里来的。

柳晏安是个侠客思维,寻思着:“是不是咱们两家做好事,别人都看在眼里,算着咱们粮不够,给咱们送了一批?”

陆承璋比较实际,嘀咕说:“那也没有做好事不留名的吧?”

这么多粮食,且是压根不知来路的粮食,两家人商量一番,直接将事情报到了县衙,由县衙处置。

自然,最后还是都派发到了百姓手中。

这两批粮食帮这些家无余粮的百姓多争出了十日,朝廷赈济粮在第九日运至,一时满城百姓喜极而泣。

和刘家那一场较量后,陆柳两家连续几年都在拓展版图,开了铺子五十余家,哪怕是以县镇居多,却也耗资甚巨。

一万二千两,是两家如今能拿得出来的九成现银。

银钱是几乎全花了出去,然而在袁州地界收获的却是有银钱也买不来的人心。

大旱过后,来货栈拜谢的百姓无数,新丰货栈、如意绣庄、陆丰布庄及这三家产业的东家成了整个袁州城连三岁小儿都知道的存在。

绣庄和布庄另说,不是人人消费得起,这新丰货栈此后却是生意火爆,人头攒动到水泼不进的地步。

袁州百姓,尤其得过陆柳两家赊送活命粮的百姓,此后举凡针头线脑、一两灯油都必往新丰货栈去买,无新丰货栈的镇子则是盼着新丰货栈何时能在镇里开出分号,便是陆柳两家的布庄和绣庄,也因同是两家产业,颇得袁州百姓认可,此为后话。

又说朝廷此次赈灾,随着粮款到的,还有朝廷派遣的赈灾钦差。

袁州民间商户自发救济百姓,此事便被时已升任袁州知州的杨父报了上去。

陆杨两家,早在前两年就结成了亲家,原本对儿媳是商家女多少还是有几分不是滋味,算是拧不过儿子一片心思都在陆霜身上,如今却是不然了,亲家行此大义之事,杨知州是颇觉面上荣光,且这也算是他的政绩了。

朝廷此番派来的赈灾钦差颇有些说道,不是年轻精干的户部侍郎,却是年近六旬的四朝老臣,户部尚书谢荣之,足见朝廷对灾情的重视。

他这边把袁州情况送到了洪都府,殊不知,钦差谢荣之带着两个随行护卫已经一身布衣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